前言
農家小院白牆綠樹寧靜温馨,水泥路通村達組乾淨寬闊,宣傳牆畫扮靚鄉村傳播文明,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成為村民休閒的樂園……在咸寧鄉村,所到之處,一幅幅優美的畫卷入眼來,彰顯新時代鄉村的“顏值”和“氣質”,這是我市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
成功在四個村率先開展農村“四水共治”試點,目前已全部投入運行;首創性地進行農村公廁文化“三通三有”試點示範,建成了50餘座富含各地文化特色的農村公廁;廣泛開展“治四亂”、“督四員”、“評四美”活動,持續鞏固前期整治成果;因地制宜開展農村改廁糞污分流試點,全市整改農户廁所10000餘户;多次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放歌小康路 美麗鄉村行”、“美麗鄉村健康跑”等活動,2020年,按照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全面對標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我市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持續深入開展村莊清潔及愛國衞生運動,舉一反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農村改廁問題排查整改,創新創造開展相關試點試驗,圓滿完成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和農村改廁三年攻堅目標任務,建成了一批美麗鄉村示範樣板。
通城縣榮獲2019年度全國村莊清潔先進縣稱號,受中央農辦和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崇陽縣、咸安區向陽湖鎮、嘉魚縣潘家灣鎮、通山縣楊芳林鄉榮獲2019年度全省村莊清潔先進單位稱號。在2019年11月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培訓會議上,我市就“五線五治”作經驗交流發言;在2020年9月14日-15日舉辦的全省農村廁所革命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培訓班上,崇陽作口頭交流發言,通城、通山作書面交流發言;在2020年11月19至20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文化建設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管理培訓班上,赤壁市就農業重要文化遺產項目管理作交流發言。
科學統籌
堅持高位推進
扮靚鄉村,規劃先行。
立足我市鄉村實際,我市編印一個管總規劃和三個具體落實文件,明確提出用5年時間,建設180個示範村和722個整治村,最終實現農村生態美、村莊美、生活美、鄉風美的總體目標。同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廁所革命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第一場硬仗,依次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五線五治“百日攻堅”、“百日提升”和“百日鞏固”三大百日行動,全力推進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把短期攻堅與長期發展相結合,切實提高謀劃的科學性、前瞻性、精準性和有效性。
根據目標任務,制定年度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以“鐵路沿線、公路沿線、水體岸線、主要節點沿線、村莊沿線”為重點整治區域,以“清、拆、改、種、建”為重點整治內容。印發《咸寧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評實施辦法》,建立考評體系,明確整治標準、責任單位、責任人及完成時限等,做到項目化、工程化、清單化。
成立以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為雙組長的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定期聽取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情況彙報,為美麗鄉村工作排憂解難。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廁所革命三個專班,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文任辦公室主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寶紅和農村社會事業促進科負責具體實施。
“五線五治”
開展鄉村整治
我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來抓,循序漸進開展“百日攻堅”“百日提升”“百日鞏固”行動,確保農村人居環境取得革命性變化。
2019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市美麗辦相繼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線五治”百日攻堅和百日提升行動,鐵路沿線,主要的公路沿線、水體岸線、交通節點沿線和村灣沿線環境衞生髮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持續把農村環境整治向村組沿伸、向房前屋後推進,進一步補齊農村短板弱項,規範“四員”管理,改善老百姓衞生習慣,增強健康觀念和意識,2020年5月18日,我們印發了《關於開展村莊清潔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鞏固”行動的通知》,利用100天的時間,開展“治四亂”、“督四員”、“評四美”活動,全面治理亂拋亂灑、亂堆亂放、亂倒亂排、亂埋亂葬現象;加強對生態護林員、農村保潔員、河湖庫巡查員、農村道路護路員的監督和管理;分級開展“最美鄉鎮”、“最美村灣”、“最美庭院”、“最美鄉親”評比活動。“百日鞏固”行動以來,全市共投入資金4.57億元,清理垃圾23.6萬噸,清理溝渠3739.6公里,清理水塘2930.1萬平方米,拆除破舊違章建築25萬平方米,清理違法廣告牌26758塊,綠化植樹771.5萬株。全市配備“四員”13745人,投入資金1.05億元。全市開展最美評比活動709次,參與人次66萬人,投入資金839萬元。
創新探索
推進農村改廁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改廁是一項系統而長遠的工程,從衞生廁所到無害化廁所,從尾水達標排放再到廁所文化的培育,在確保建改任務的同時,我市積極探索引進好的技術模式,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試點,綜合治理,提檔升級。
試點“四水共治”。從2019年12月份到2020年4月份,先後3次組織專班赴荊州石首市學習考察,引進農村糞污集中收集生化處理模式,在處理廁所糞水的同時,一併將廚房油水、洗滌鹼水、生活髒水進行處理,尾水排放達到1級A的標準。目前,開展試點的四個村(赤壁東柳村、嘉魚花口村、嘉魚港東村、東胡村)已全部投入運行。
推廣“三通三有”。調研督辦發現,農村公廁都建於人口較為集中的位置,是一個村灣的標誌性建築,所以在保證公廁基本如廁功能的前提下,更應賦予它更深的文化功能。市美麗辦印發了《關於推動農村公廁“三通三有”建改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到公廁通水、通電、通氣,並在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中開展試點,做到有芳名、有對聯、有牆繪,達到“建一座農村公廁,添一處美麗景觀,增一方文化陣地”的目標。目前已初步確定在咸安區高橋鎮、崇陽縣青山鎮、石城鎮開展試點工作,完成試點建設50多座。通城縣力爭春節前對新建的54座農村公廁全部實現“三通三有”。
示範引領
做到久久為功
根據中央、省級有關決策部署,學習借鑑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近兩年,我市共申報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82個(其中2019年、2020年各41個),整治村331個(其中2019年170個、2020年161個)。
2019年我市重點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41個,逐步連點成線、集線成面,循序漸進地把一個個“盆景”變成一個個“風景”,形成了鹹安黃荊塘村、嘉魚煙墩村、赤壁臘裏山村、通城冷塅村、崇陽畈上村、通山吳田村、橫溝橋鎮慄林村等一大批美麗鄉村示範樣板。
咸安區重點推進向陽湖郭家灣綠色農業開發區、高橋白水畈田園綜合體、馬橋建國畈油菜花海、大幕東源花谷、太乙片區、劉家橋片區等一批示範項目;赤壁市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成三大鄉村旅遊集聚區,培育農旅一體休閒觀光園、涉農旅遊點近400個;通城縣着力打造塘湖荻田紅色小鎮、東山屋場、橫衝村、月季莊園、清水畫廊、“善源谷”、瑤族風情村、九井峯茶文化品嚐園等17個美麗鄉村示範點;崇陽縣精巧設計造景,把村灣打造成遊樂園、文化園、產業園,建成桂花、大嶺、田心等美麗村灣100餘個,評選出“最美村灣”20個。
按照省美麗辦《2019年度美麗鄉村建設成效評價辦法》,2020年底前要完成2019年度整治村的建設驗收和2020年度示範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為紮實有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一批美麗鄉村,扮靚農村,我市克服疫情和汛情的雙重影響,一手抓2019年41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和170個整治村評比驗收工作,一手抓2020年41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和161個整治村申報建設工作,實現建設驗收兩手抓、兩手辦,同時多次督辦指導各縣市區,盯緊進度,要求各地持續加壓加力,高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截至目前,2019年度示範村和整治村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浙江省從2003年開始實施“千萬工程”(千村示範、萬村整治)才有了今天的效果,所以在做好“清、拆、改、種”的基礎上,更要在“建”字上下功夫、做文章,這才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內容。我市首創在崇陽縣油市村開展市縣兩級聯合整治試點,市美麗辦先後四次赴該村進行協商指導,共同制定出台了《油市村村莊環境整治實施方案》,在抓好村莊外部環境治理的基礎上,重點探索長效機制的建立、道路河道的常態管護、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資源化利用、村莊文化內涵的挖掘提升等內容。目前試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寧市婦聯“因為愛”家庭教育傳基層項目舉行選拔賽 16名家庭教育志願者入選講師團
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央這樣謀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傳遞五大新信號新華社記者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在這一歷史節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傳遞出哪些新信號?明年乃至“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重要抓手是什麼?民族要復興,...
聯播+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聯播+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央視網《聯播+》特梳理相關內...
12日,通山縣九宮山鎮程許村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現場,廣場上健身器材、生態停車位、綠化景觀、照明設施等一應俱全,河岸另一...
12月9日,通山縣九宮山鎮程許村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運輸車來回穿梭,工人們忙着進行河岸人行步道鋪設。...
“鄉村振興要錨定綠色發展之路。“見學館”團隊負責人許俊雄在台北通過連線表示,希望能通過研修營平台,為台灣青年探索兩岸...
12月4日,行走在咸安區鄉村振興示範點,處處可見硬化的公路、太陽能路燈、手繪文化牆、村級文化廣場等。此舉意在打造不同風格...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饒敏、吳文謹、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星報道:農趣雕塑惟妙惟肖,立面彩繪美輪美奐,半空中高架橋車...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吳文謹、實習生劉江萍、通訊員吳東東報道:11月20至22日,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辦的湖...